首页 > 最新动态 > 机构设置
最新动态
机构设置
2024-05-2345

机构设置


组织机构

秘书处现有专职人员29人,协会领导包括,理事长为法人代表,主持工作;秘书长,副秘书长三人。秘书处下设六个部门,包括办公室、综合业务部、研究咨询部、会员工作部、国防专利中心、《中国军转民》杂志社(独立法人)。协会下设系统工程软件产业分会。

                                             



系统工程软件产业分会


    主要业务范围

   (一)联合系统工程软件上下游软件厂商、军工单位和高校,建立系统工程软件生态,打造国内系统工程软件产品链,促进系统工程软件产品链推广应用。

   (二)推动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方法体系和工具建设,建立符合我国装备研发的设计方法体系,助力国产化系统工程软件的推广应用。

   (三)组织系统工程领域各方面力量,制定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语言、方法、流程、工具等标准,夯实系统工程软件产业发展的基础。

   (四)通过应用验证,形成适合我国装备研发的系统工程解决方案,支撑装备研制,提升模型驱动的系统设计与仿真能力,助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五)建设高校推广工作站,面向高校提供教育版软件,培育系统工程软件产品链原始用户,带动系统工程软件产业发展。

   (六)建立软件技术交流和成果发布机制,构建以技术带动产品发展、以产品支撑解决方案、以解决方案支撑服务的全产业链商业模式,逐渐培育系统工程软件市场。

   (七)与国外有关社会组织对接,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等。

    联系电话: 010-68374477


办公室

负责协会内部日常的工作管理及协调,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

  联系电话:010-82803267

  传真:010-82803560

 

综合业务部

负责协会与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及相关部委的联系和协调,承担政府部门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组织开展国防科技工业相关政策、法规等课题研究;负责和平利用军工技术造福人类的宣传活动。

  联系电话:010-82803283

  传真:010-82803283


研究咨询部

承担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等地方和军队部门委托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军民两用技术相互转化及和平利用军工技术的相关理念、政策、法规、发展战略和规划等课题研究;开展军民两用技术水平的评估、企业信用评级、体制改革、民用企业参与国防建设资格、诚信等方面的咨询和研究;开展军工企业适应市场大环境的研究与咨询;跟踪科技进步、改革进展、军工建设情况等,开展热点、要点问题研究;组织举办各种大型会议和论坛;开展有关技术及政策和法规培训;编辑出版《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通讯》;运营和维护“中国军民技术资源互动网”。

  联系电话: 010-82803261

  传真:010-82803261

 

会员工作部

负责制定协会会员管理的制度、办法;负责发展会员、做好为会员服务和日常管理工作;负责会员会费收缴工作;负责提出协会理事、常务理事的调整方案,牵头组织常务理事会、理事会及会员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负责做好与会员的交流与沟通,承办会员委托的工作;编辑出版《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通讯》;运营和维护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网站、协会会员微信群。组织举办各种大型会议和论坛;开展有关技术及政策和法规培训;协调协会有关部门,共同做好会员服务工作;承办协会领导交办的工作。

  联系电话:010-82803231

  传真:010-82803287

 

国防专利中心

代理申请专利;提供专利查新服务;专利纠纷的调解、仲裁和诉讼;受聘担任企事业单位的常年专利顾问;提供专利或非专利技术的中介服务,代理寻找开发项目;承担各种知识产权培训;开展知识产权课题研究等。

  联系电话:010-82803269

  传真:010-82803269

 

中国军转民杂志社

《中国军转民》杂志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重点期刊,是宣传军民融合的核心期刊,在国内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与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官方网站和《会员通讯》作为协会的主要宣传媒体,旨在军民融合领域加强舆论导向,促进理论创新,共享经验成果,当好政府和军队对外宣传的喉舌,为会员和大读者提供宣传和交流平台。

  联系电话:010-82803380

  传真:010-82803579


业务范围——协会竭诚为政府、军队、会员、社会提供丰富优质的服务

一、专项业务

1. 促进国产高端制造装备以及成套成线、智能化在军工领域的推广应用

在国防科工局、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导下,联合国内有关协会率先建立了运行十余年的军工领域高端制造装备国产化推广应用的有效工作机制,在军工用户和制造企业间搭建长效合作平台,推动包括高档数控机床、高端测试仪器仪表、工业软件、数控系统等的自主可控和推广应用,已成为振兴国家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平台和有力抓手。

推动建立国防军工领域人工智能应用产业生态,识别和发现具有国防应用价值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模式和方向,搭建人工智能合作平台,支撑国防科技工业智能车间、智慧院所建设以及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在国防军工领域实施。

2. 开展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及“民参军”企业信用评价工作

通过多年研究和实践,在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及“民参军”企业信用评价方面,组建了有深厚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团队;取得了商务部和国资委联合认证的开展行业信用评价的资质,以及科工局军工涉密业务咨询服务的保密认证;设计了全面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了涵盖军工科研、生产、固定资产投资建设三类五层数据征集表格,研究了包括评价工作管理办法、申报书等规范性文件20余份,并通过科工局委托的信用评价试点和扩大试点,进行了验证和完善。

3. 提供专利代理和法律咨询服务

作为国防知识产权局指定的国防专利代理机构之一,自上世纪90年代建立国防专利代理机构,拥有丰富的知识产权法律资源和较强的服务能力,以质取胜,贏得客户,专利代理质量稳步上升,近几年来专利授权率达95%以上,专利代理质量、效率均名列代理机构前茅,专利服务满意度逐年上升。 

二、咨询研究

接受政府和军队有关部门的委托,围绕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及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等领域,开展相关课题硏究和咨询服务,以及军转民、民参军的信息征集和项目推荐等工作。多年来,主要承担来自国防科工局、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军队装备部门国家开发银行等部门和单位委托的研究课题,取得一批研究成果,为政府和军队部门的决策管理提供了支撑。

三、会展交流

会展交流是协会面向社会提供服务的主要平台,包括展览展示、技术交易、专题研讨、对接座谈、推介发布、参观见学等活动。经过长期的会展组织和交流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组织经验和工作资源。

四、区域合作

协会依托军工单位和高等院校以及相关社会机构形成了庞大的智力资源,与有关省、地区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推进军工技术与区域经济、民口产业融合,促进民用高新技术转化为军用技术,推动军民融合项目研发、孵化和落地,加速军民融合创新成果应用于社会化生产,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五、会员服务

拥有规范的会员服务程序和有效的协同服务机制,充分利用协会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专家资源,以项目推介、信息咨询、合作中介为重点,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定制化服务。

六、媒体宣传

《中国军转民》杂志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重点期刊,是宣传军民融合的核心期刊,在国内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与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官方网站和《会员通讯》作为协会的主要宣传媒体,旨在军民融合领域加强舆论导向,促进理论创新,共享经验成果,当好政府和军队对外宣传的喉舌,为会员和大读者提供宣传和交流平台。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